昨天(7月16日)下午3时许,农行上海长宁中山公园支行营业大厅内,75岁的周老伯执意要求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并给远在国外的儿子转账10万元。
内勤行长韩忆霏注意到老人的异常表述后,立即提出异议。“老人一会儿说儿子在国外,一会儿又说儿子一直在国内券商公司任职,明显存在前后矛盾。这些特征与反诈培训中的典型案例高度吻合。”韩忆霏回忆道。进一步交流后,老人直言,一名微信好友找到他,向他推荐一款保健品,并且再三告诫他,要以“转账给儿子”为由,转账的“成功率”才会高。
听到这里,网点立即启动“缓办+安抚+报警”三级响应机制:柜员以“系统升级需等待”为由拖延业务,韩忆霏与行长陪老人聊家常降低戒心,暗地里民警已接到精准预警。10分钟后,派出所民警带着近期破获的同类型案件资料赶到现场。民警表示,诈骗分子正是以“保密协议”为由隔绝老人与亲属联系,再通过数币钱包转移资金。“您看这个案例,骗子连话术都和您遇到的一模一样……”看到民警讲述案例时,老人双手开始颤抖,立即要求停止转账。
业内人士提醒: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老年群体需格外警惕。
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