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科新生一员,上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5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张小勤,是上海开放大学“大民生”专业的金牌学员。她此前“工学两不误”已在校完成家政学专科、本科攻读,其间收获了包括二级养老护理员(技师)证书在内的27张证书,也从外地来沪的普通家政服务员,晋升到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层。
张小勤(左)为老服务。
9月28日上午,上海开放大学与上海市民政局合作举办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举行新生开学典礼。作为全市首个面向一线在岗的养老护理员开办的养老本科专业,新专业首届招收324名新生。不仅张小勤升级“复读”、继续深造,2025年度全国劳模、上海开放大学2021级首届家政学本科专业毕业的“科班保姆”“科班管家”朱春南等也在其中。
朱春南参加“沪上管家”开班。
19.5%已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养老服务管理”(专升本)专业的首届新生中,超过60%目前全职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40%学生具备5年以上养老服务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并持有养老护理员类证书。
这批学生平均年龄36周岁,超过80%集中在29-49岁区间,中青年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0岁。她们中,19.5%已经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还有3位是硕士研究生。
开大中原校区。
事实上,2023年开始,上海开大就积极筹备养老类本科专业的建设与申报,去年成功获批。在连续招收8年专科生基础上,今年秋季开大民生学院首度开设“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此前,该专业累计3366名学员就读,1613名学员顺利毕业获得大专学历,有人成长为养老机构管理者,更有人带领团队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张小勤比赛厨艺。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希望上海开大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类专业建设,稳步扩大培养规模,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相衔接,通过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专业化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
张小勤在图书馆学习。
建立“证书—学分”融通机制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7.62万人,占总人口的37.6%;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6.00万人,占总人口的5.6%。当前,上海正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对高质量、专业化、多层次养老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社会不仅需要更多有爱心、有情怀的护理员,更需要一大批既懂一线实操、又精通管理运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领军人才。
开大实训教学中。
作为全市唯一同时开设家政、养老专业的高校,上海开放大学去年正式组建成立民生学院,形成专本衔接、跨专业融合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建立“学历提升+岗位成长”双轮驱动育人模式,搭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四大课程模块。
校党委书记闵辉表示,学校将构建“适需好用”的课程体系,配备“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实施“弹性灵活”的教学模式,提供坚实的学习支持和保障,将更多学生培养成为未来养老事业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张小勤持有各类证书。
新的本科专业建立“证书—学分”融通机制,构建学历与非学历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学分融通规则,通过课程实践、综合实训和毕业实践,完善人才培养立交桥。例如,在综合实训中安排了“养老护理员”二级技能的实践,帮助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专业资格证书,积极参加国家级养老护理技能大赛等赛事,符合等级和奖项要求的,都可转换为相关课程学分。
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